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一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美术观察学术文丛》总序

2012-05-25 08:46:16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一 赵权利
A-A+

  按:值此《美术观察》创刊200期之际,由本刊与中国长安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六卷本《美术观察学术文丛》将于2012年4月出版。此处刊发该文丛《总序》,以资纪念专题。
  岁月匆匆,《美术观察》忽焉已至发刊第200期。200即“双百”,是一个大吉祥数字。记得在发刊第30期和100期时,曾举办过纪念活动,今逢发刊200期,同样需要纪念。这200期的《美术观察》来之不易,它跨过了一个世纪的门槛,风尘仆仆,又展露新姿。那么,一个由学人办刊,以学术为立身之本的杂志如何纪念这不同寻常的“双百”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编辑出版一套《美术观察学术文丛》,精选自创刊以来的各期内容,分类汇辑,以此反映《美术观察》与当代美术进程之大脉,献给关心支持《美术观察》的朋友。这一想法得到了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的首肯和支持,得到了三位前主编邓福星、龙瑞、吕品田先生的鼓励和指导,同时得到了《美术观察》全体同仁的积极响应。大家一致认为,编辑出版学术文丛,是对《美术观察》出刊200期最好的纪念。回顾以前瞻,其意义小而言之,有益于《美术观察》今后的发展;大而言之,有益于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进程。
  有了共识,于是就立即动手编撰。当我们面对等身高的《美术观察》合订本,当我们再次捧读曾经编辑的杂志时,可谓百感交集,浮想联翩,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以往的岁月,回到创刊初期的上世纪90年代,回到当年的编辑部旧址,那古色古香的北京前海西街17号恭王府。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名誉主编王朝闻先生语重心长的教诲,仿佛又见到已谢世的第一任副主编翟墨先生、第一任编辑部主任黄远林先生……那些曾经过去的情景又一幕幕回放到眼前。《美术观察》创刊迄今17年,年年往事可追忆;出刊200期,期期都有甜酸苦辣可诉说。我们永远铭记为《美术观察》艰苦创业的前辈,永远铭记作者、读者的关爱和支持。我们更知道200期的里程碑是几任编辑、几代学人所共同铸造。在此,谨借文丛编辑出版之际,我们向所有为《美术观察》的成长付出心血的同仁和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
  作为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和大型综合性美术月刊,《美术观察》创刊的时间不算长,出刊200期的数字也不算惊人,但它的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不能低估,它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法代替。它对当代中国美术进程的推动,对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美术教育、美术市场、美术交流和传播等方面所发表的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的敏观锐察、分析评判,曾产生过极大的社会反响,促进了当代中国美术的健康发展。近来,学界已有人对这本创刊时间不算长的杂志进行了专题研究,也可见它的魅力所在。客观上讲,它也确有一些特点,譬如每期有明确的热点选题,集中观察分析评判某种美术现象,体现了编刊的主动性和策划性;譬如它是学人办刊,编辑队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研究人员组成;譬如它率先实行“栏目主持制”,充分发挥编辑的能动性;譬如它多次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举办高端美术论坛,主办美术学论文评奖;譬如它每期介绍一位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虽然它创刊还不到20年,目前还在行进的路途中,但200期的历程,已有一些闪光点,已初显特色。正如研究者所评:《美术观察》个性鲜明,有其志趣;精诚问道,但不囿书斋;侧重建设,却不懈批评;着意前瞻,亦勤于反思;力求全面,也力避浮泛;尊重客观,更崇尚良知;基调严肃,又饱含热情。已出刊的200期《美术观察》在反映中国美术进程风云变幻的同时,也以自身的风格与品质确立了它在中国美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推动美术事业与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一支活泼而有朝气的生力军。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路走来的《美术观察》,曾经历过一些风雨,道路也有曲折,但总体而言,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平稳中不断提高,在开拓中向前发展。其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常。就编辑队伍而言,十多年中人员有很大的变化和流动,主编和栏目主持曾几易其人,栏目设置曾有调整,选题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装帧设计和印张等也有更新。但变中有不变,办刊的大方向没有变,办刊的宗旨没有变,研究人员办刊的特色没有变,栏目的主体结构没有变,栏目主持制度没有变,学术至上的编辑原则没有变。每一次的“变”都是对“常”的进一步完善。如编辑人员的变化,70后、80后青年学者的加入,为编辑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和活力。栏目的调整变得更丰富更有看点,如本世纪初的一次变动调整,是在大栏目不变的前提下,在“观察家”、“美术家”、“美术学”、“国际视野”(初名“域外观”)四大版块内增设“批评”、“前沿报道”、“现象”、“时代人物”、“案边点滴”等二级栏目,调整后,增加了刊物的信息量和可读性,增强了刊物的学术张力。印张的增加和装帧设计的几度“换装”,也体现了刊物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提高。
  在美术刊物越来越多,艺术媒体种类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美术观察》之所以能立于艺坛学林,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品牌,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它有着一以贯之的办刊思想和学术品格,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贴近现实,牢记观察美术的使命和职责,始终坚持“用观察家的眼光审视美术,用美术家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办刊宗旨,始终站在学术前沿,敏观锐察各种美术现象,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紧紧抓住事关美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评判。顾名思义,《美术观察》就是要及时敏锐地观察美术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和设法解决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深化,当代美术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的现象和问题,为了美术的健康发展,急需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角度对新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分析、阐释和判断。《美术观察》不辜负时代重托和人民的期望,积极而负责任地承担起观察美术的重任。从创刊号开始,就紧密联系当代美术的实际状况策划选题,既突出审时度势的现实针对性,又从学术层面进行分析判断。面对纷繁多变的美术现象,既能找到正在普遍关注或应该普遍关注的问题点,又能从学术层面深入探讨;既能充分反映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又能把编者的学术把握渗透其中;既能以生动的形式引起普遍关注,又能用深刻的论述导出学术判断。虽然编辑人员屡有变动,但敏观锐察美术现状的编辑思想不仅没有变,而且越来越强调美术发展的现实关怀。
  二是始终以“大美术”的宽阔视野展开创造性的工作,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与时俱进地对“大美术”以学术揭示或思想渗透,并因此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品质魅力和社会影响。早在创刊之初,《美术观察》就把包括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建筑等在内的传统美术形态以及其他体现人们审美理想和创造精神的造型艺术作为观察的对象,将古今中外美术作为观察的对象。在后来的办刊过程中,又进一步扩大视野,多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承传及美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作为观察的重点,既重视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探讨,又重视本体与跨界的研究。“大美术”的定位,使其观察的视角更为灵活,视野更为广阔,开放性和包容性更为明显。“大美术”的学术定位,也促使办刊者从更高更广的角度观察美术现象,促使办刊者不断学习和提高,力求超越成见,拓宽视野,尽力捕捉每一个新动向;总揽全局,以大观小,从整体上把握美术的走向;高瞻远瞩,襟怀博大,以建设姿态对当下美术现状的意义和价值做出学理判断。《美术观察》栏目的四大版块,从创刊一直延续到今天,充分体现了“大美术”的品格。四大版块内容清晰,功能明确,起到了贯穿中国与世“美术家”、“美术学”、“国际视野”(初名“域外观”)四大版块内增设“批评”、“前沿报道”、“现象”、“时代人物”、“案边点滴”等二级栏目,调整后,增加了刊物的信息量和可读性,增强了刊物的学术张力。印张的增加和装帧设计的几度“换装”,也体现了刊物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提高。
  在美术刊物越来越多,艺术媒体种类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美术观察》之所以能立于艺坛学林,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品牌,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它有着一以贯之的办刊思想和学术品格,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贴近现实,牢记观察美术的使命和职责,始终坚持“用观察家的眼光审视美术,用美术家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办刊宗旨,始终站在学术前沿,敏观锐察各种美术现象,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紧紧抓住事关美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评判。顾名思义,《美术观察》就是要及时敏锐地观察美术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和设法解决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深化,当代美术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的现象和问题,为了美术的健康发展,急需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角度对新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分析、阐释和判断。《美术观察》不辜负时代重托和人民的期望,积极而负责任地承担起观察美术的重任。从创刊号开始,就紧密联系当代美术的实际状况策划选题,既突出审时度势的现实针对性,又从学术层面进行分析判断。面对纷繁多变的美术现象,既能找到正在普遍关注或应该普遍关注的问题点,又能从学术层面深入探讨;既能充分反映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又能把编者的学术把握渗透其中;既能以生动的形式引起普遍关注,又能用深刻的论述导出学术判断。虽然编辑人员屡有变动,但敏观锐察美术现状的编辑思想不仅没有变,而且越来越强调美术发展的现实关怀。
  二是始终以“大美术”的宽阔视野展开创造性的工作,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与时俱进地对“大美术”以学术揭示或思想渗透,并因此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品质魅力和社会影响。早在创刊之初,《美术观察》就把包括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建筑等在内的传统美术形态以及其他体现人们审美理想和创造精神的造型艺术作为观察的对象,将古今中外美术作为观察的对象。在后来的办刊过程中,又进一步扩大视野,多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承传及美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作为观察的重点,既重视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探讨,又重视本体与跨界的研究。“大美术”的定位,使其观察的视角更为灵活,视野更为广阔,开放性和包容性更为明显。“大美术”的学术定位,也促使办刊者从更高更广的角度观察美术现象,促使办刊者不断学习和提高,力求超越成见,拓宽视野,尽力捕捉每一个新动向;总揽全局,以大观小,从整体上把握美术的走向;高瞻远瞩,襟怀博大,以建设姿态对当下美术现状的意义和价值做出学理判断。《美术观察》栏目的四大版块,从创刊一直延续到今天,充分体现了“大美术”的品格。四大版块内容清晰,功能明确,起到了贯穿中国与世界、理性思考与创作经验、敏锐观察与睿智深思、现状梳理与历史钩沉的作用。《美术观察》200期的历程,是一以贯之地用“大美术”视野观察世界,审视美术的过程,也是以此不断完善自身,扩大影响的过程。
  三是始终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立场,始终把美术领域的学术思考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紧密联系。《美术观察》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国家主流的艺术媒体,应该在众说纷纭中表明立场,发出强音。创刊之初,就对后现代艺术,对艺术的价值取向,对批评的标准展开过充分而深入的讨论。进入新世纪以来,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文化立场”上的学术建设和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致力于有中国文化立场的现代美术形态的建设和繁荣”,提出了“走向文化自觉,建构中国美术观”的明确主张。通过“艺术的国家形象”、“美术展览与国家文化策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书法的当代标准”、“发掘中国动漫的原创力量”等一系列选题和学术论坛专题讨论,力求自信地表达中华民族的审美见解和审美情怀。在包括美术理论和美术创作实践在内的整个美术领域,破除西方中心主义影响,克服文化上的不自信,全面建树贯通中华民族文脉,扎根现实生活基础,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当代中国美术文化体系。力求努力切合国家在新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战略目标,关注当代情境中发展艺术事业的新需要和新问题,力图把国家发展的文化战略和宏观精神指向创造性地体现为美术学科方面的具体追求,以期对当代美术的整体格局和态势、对艺术政策和学术研究取向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是始终坚持学术至上、质量第一的编辑原则,充分发挥学者办刊的优势。身为研究人员的《美术观察》同仁,深知学术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编刊时始终将学术质量放在首位。多年来,《美术观察》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即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选题会上人人畅所欲言,不分长幼,不论资排辈,而是集思广益,始终以学术性为根本。在编稿过程中,各位栏目主持更是坚持学术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正是如此,《美术观察》自创刊以来发表了许多论之有据、观点鲜明的学术论文,扶持了一大批年轻学者。更应该指出的是,创刊伊始,整个编辑队伍,包括主编、编委和栏目主持,都是由正副研究员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多是在美术史论研究上有专攻和成就的学者。作为学者型编辑,他们热情而敏锐,能够结合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就美术的焦点问题或基础问题,展开兼顾学理性和实践性、现实性和前瞻性、严肃性和活泼性的讨论和评述。因此,所关注的问题、组织的讨论和编发的有理论深度的文章,每每在美术界引起反响。学者办刊的优势在于把学术精神渗透到办刊思想与方式中,刊物成为其参与社会实践、施展才情智慧、阐发学术思想的平台。持之以恒的“学者办刊”,使《美术观察》的学术性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以至17年来,一贯地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品质。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一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